不負春光好
奮斗正當時
按照水利部部署
各地正集中力量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近日
又有三項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迎來重要節點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
1、大藤峽工程主體混凝土全部澆筑完成
3月29日,從大藤峽公司獲悉,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主體混凝土全部澆筑完成。
大藤峽工程初步設計主體混凝土總量710萬立方米,自2016年1月5日左岸廠壩工程首倉混凝土開倉澆筑以來,全體建設者戰勝“三期”疊加、征地移民任務繁重、能耗雙控影響等諸多困難,經受了高溫多雨、洪水頻發、地質復雜等重重考驗,攻克大體積混凝土溫控、巖溶涌水多重難題,高質量完成主體混凝土澆筑任務,創造單月混凝土澆筑25萬立方米、一月澆筑五層等多項施工記錄,如期實現大江截流、下閘蓄水、通航、發電等重大節點目標。
大藤峽工程右岸3號機組正式投產發電
此外,3月27日,大藤峽工程右岸第三臺機組(3號機組)72小時試運行順利結束,正式投產發電,為2023年主體工程全面收官奠定堅實基礎。
2、福建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貫通
3月24日,隨著朝陽至蒼霞段輸水隧洞順利貫通,標志著福建省有史以來引水線路最長、引水規模最大、總受益人口最多的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貫通。
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工程之一,主要解決閩江口城市群和平潭綜合實驗區水資源短缺問題,總投資61.6億元,全線長181.58公里。工程于2018年開工建設,建成后受益人口達580萬人。目前,“一閘三線”工程福州段的莒口攔河閘和福清、長樂、閩侯輸水線已于2022年陸續建成通水,540萬群眾因此受益。平潭輸水線路建成后,每日最大供水量將達75萬噸,可有效滿足平潭經濟社會用水需求,惠及40萬嵐島人民。
3、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泵站全部封頂
3月29日,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鯉魚洲泵站主泵房順利封頂,標志著該工程三大泵站全部封頂,為加快推進設備安裝、實現年內通水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據悉,鯉魚洲泵站是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取水“第一站”,是工程三座泵站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工程關鍵施工線路之一。當前,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者正錨定2023年底通水目標,全力推進內襯施工、泵站安裝、水庫建設等各項工作。截至目前,工程隧洞內襯施工已完成90公里,占150公里總里程的60%;高新沙水庫大壩填筑、庫盆澆筑分別完成97%與83%。
該工程建成通水后,預計每年可從西江調運17.08億立方米水源,解決穗莞深生產生活缺水問題,并為香港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解決擠占東江流域生態用水問題,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和水資源保障。
中國水事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