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 劉莉 代小佩 陸成寬 操秀英 付毅飛 張蓋倫 吳長鋒 華凌 過國忠 李麗云 王祝華 陳瑜 張佳星 付麗麗 江耘 王迎霞 實習記者 陳汝健
走過百年奮斗歷程的中國共產黨,又踏上了新的趕考之路。
剛剛勝利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部署。
思想旗幟引領航向,進軍號角振奮人心。連日來,全國科技界迅速興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廣大科技工作者紛紛表示,要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把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技新篇章。
科管系統: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實處
10月24日,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防科工局等部門召開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貫徹落實工作。
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主持召開黨組會議時指出,要堅持篤行實干,切實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為推動科技創新的生動實踐。他強調,科技部要按照黨中央統一要求,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思想和行動自覺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部系統黨員干部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五個牢牢把握”要求,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在理論學習和具體實踐中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始終在政治道路、政治原則、政治立場、政治方向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準科技工作的政治方向。二是要加強組織領導,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三是要全面貫徹大會精神,推動科技創新工作開創新局面。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要求,要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這一重大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的時代意義。要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把握科協組織的時代方位和改革建設方向。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更好開展科協組織的理論實踐創新。深刻理解人民至上這一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觀點方法,把政治引領有機融入人民至上的改革發展實踐中,以“大眾科學”的蓬勃發展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以精神文化先鋒、學術交流高地、國家科普中心、人才托舉平臺、開放合作紐帶建設的新突破,打造科協組織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地標”。
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侯建國就中國科學院抓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貫工作作出部署。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二是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三是要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各項要求落實到全院改革創新發展工作中;四是要恪守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的使命定位,對標大會對科技創新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五是要堅持“三個務必”要求,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敢于擔當負責,奮力譜寫改革創新發展新篇章;六是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務。
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談到,要以強烈的使命擔當精心組織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工作,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全體院士和機關干部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在實處。廣大院士要心懷“國之大者”,做好“四個表率”,肩負起科技創新引領新時代科技強國建設的歷史使命,緊緊圍繞二十大報告提出的目標任務和戰略部署,以戰略研究和項目咨詢為抓手,統籌兼顧學術引領、科技服務和人才培養各方面工作,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充分發揮國家高端智庫作用。要強化政治責任擔當,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堅持黨對院士隊伍的領導,貫徹落實《關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推動各項改革舉措落實落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李靜海強調,全委干部職工要系統深入地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科學基金工作實際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實處。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礎研究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四個面向”,持續加強基礎研究,深化科學基金系統性改革,更加突出原創,注重培養人才和團隊,以“轉變科研范式”和“提升凝練科學問題的能力”為抓手主動開拓未來,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勇做實干者、先行者,切實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獨特作用,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科學基礎。
國防科工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克儉就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精心組織,迅速興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二是要學深悟透,提高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實效。按照“五個牢牢把握”要求,仔細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和新修訂的黨章,切實增強學習貫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要結合實際,推動黨的二十大各項部署落實落地。提升治理效能,抓好國防科技工業能力建設工作,加快提升軍工核心能力。四是要一以貫之,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以高水平黨建引領國防科工局各項工作,推動國防科技工業高質量發展。
高校:擔當作為踐行科教興國戰略
“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專列一個部分,引發廣大科教工作者熱議。大家表示,要用實際行動筑牢國家強盛之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接續奮斗。
黨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大學校長龔旗煌認為,這一安排進一步凸顯了教育、科技、人才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戰略定位。他強調,要深刻把握黨中央對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部署,站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的高度來謀劃和推動北大的工作,開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境界。一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二要全面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創造實現自立自強的前沿科技;三要緊密對接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引領國家發展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四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為加快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步伐提供了重要遵循?!敝袊茖W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杜江峰表示,中國科大要堅持科教報國、追求卓越、潛心立德樹人,執著攻關創新,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要把身處新時代的自豪、奮進新征程的自信,轉化為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的強大動力與擔當作為?!?/p>
“作為一名科教工作者,只有勇敢探索科技創新無人區,才能發現科學問題的新源泉;只有持之以恒堅守冷板凳,才能參悟科學問題的最本質?!敝袊こ淘涸菏?、清華大學信息學院院長戴瓊海直言,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研工作要瞄準國家戰略重大需求,更要面向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就在前不久,戴瓊海團隊提出了元成像理論,為解決光學像差這一百年難題開辟了新路徑,該成果發表在《自然》期刊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對此,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吳訪升深有感觸地說:“作為為‘站起來’到‘富起來’作出過貢獻的服裝紡織類高校,未來,我們更當為‘強起來’和‘美起來’作出更大貢獻,為構建技能型社會和技能中國,聚焦提質培優,聚力改革創新,支撐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貢獻高職力量?!?/p>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推動綠色發展,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內容,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馬軍關注的焦點?!氨Wo要處理好產業平衡、資源平衡、能源平衡、生態平衡和碳平衡關系。治理的核心是要轉變觀念,從傳統的末端治理模式,向源頭減污降碳、資源循環利用方向發展,未來應建設低碳綠色城市和鄉村?!彼硎?,今后團隊將繼續發揮學科優勢,力爭為構建綠色低碳城鄉可持續發展新模式提供科技支撐、作出新貢獻。
海南大學海洋清潔能源創新團隊科研助理封蘇陽表示,要拿出“雙碳”科研工作的成績單,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海南大學田新龍教授帶領下,該團隊致力于以價格低廉的非貴金屬替代昂貴的商業貴金屬催化劑,讓電解海水產“綠氫”成為現實,目前這項成果已達到商業應用標準。
企業:聚焦戰略需求貢獻科技硬核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表示,航天科工廣大黨員和干部職工要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的重大意義,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要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本質要求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原則,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承航天精神,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有力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航天強國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奮進新時代的嘹亮號角吹響,科技工作者應聲而上。
“報告充分肯定了我國在生物醫藥領域的重大創新成果,我們深感振奮、備受鼓舞,更堅定了奮進新征程的信心和決心?!眹幖瘓F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敬楨說,“我們將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發揮行業領軍企業作用,以重大重點產品和關鍵技術為主線,聚焦生物醫藥和現代中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苯酉聛?,國藥集團還將深化產學研結合,提升產業化規?;芰?,構筑科技創新制高點,努力把國藥集團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醫藥健康產業研發大平臺。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備受鼓舞,深感自豪?!敝泻思瘓F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聚變科學所副所長(主持工作)、HL-2M實驗負責人鐘武律說,去年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點贊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黨的二十大召開期間,捷報再次傳來:新一代“人造太陽”(HL-2M)等離子體電流突破100萬安培,這標志著我國核聚變研發向著聚變點火邁進重要一步?!白鳛榫圩兡荛_發的新一代‘人造太陽’團隊,將不辱使命,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創新高地,為解決人類能源危機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彼f。
“二十大報告明確‘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這極大鼓舞了我們推動工作的信心——無創產前基因篩查,這是華大基因的主要業務板塊之一,也是保障優生優育、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手段?!?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政協委員、華大基因CEO趙立見結合自己的老本行說,未來,華大基因將致力于與更多省市就政府民生項目達成合作,為更多孕婦提供精準的無創篩查服務,以減少出生缺陷的發生,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地方:打造亮點分明的區域創新高地
針對完善科技創新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特別提到,統籌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這也是地方科技廳局和基層一線關注的焦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舉旗定向、引領復興,總攬全局、氣勢恢宏,是指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北本┦锌莆?、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張繼紅表示,下一步,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將切實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主動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化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構建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在大力推進新時代首都發展中奮力擔當作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力量。
“過去5年,我們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為浙江量身打造的創新發展道路,超常規推進‘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建設,研發投入強度大幅提高到2.94%,科技創新取得歷史性成就?!闭憬】萍紡d黨組書記何杏仁說,“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創新制勝工作導向,全面實施科技創新和人才強省首位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省,力爭到2027年研發投入強度達3.4%,努力為實現黨的二十大確立的宏偉目標作出更多浙江科技貢獻?!?/p>
身為山區縣城的浙江省新昌縣,近年來實踐走出了一條科技強到生態好、產業優的路子,“科技創新新昌經驗”在浙江推廣,并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發言,充分印證了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敖酉聛?,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小縣大科技’,深入實施人才強縣、創新強縣首位戰略,努力打造科技創新3.0版,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實踐?!毙虏h委書記黃旭榮說。
推動惠企創新政策扎實落地、加快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這些天,河北省正定縣科學技術和工業信息化局組織干部群眾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集思廣益謀劃創新型縣建設方向?!叭h上下經過三年多的齊抓共建,前不久順利通過了首批創新型縣驗收?!痹摼志珠L張銀山說,“我們要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把未來三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創新之路謀劃好,讓科技創新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p>
黨的二十大報告還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將深入學習和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及‘稻漁空間’時的殷切囑托?!弊鳛樵鶎佣嗄甑目萍继嘏蓡T,寧夏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董事長、總經理趙建文表示,將繼續創新數字化生態農業和文農旅融合發展模式,積極發展節水型生態農業,不斷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子,保障農民切身利益,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十年成就鼓舞人心,宏偉藍圖催人奮進。在這場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中,廣大科技工作者一定會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