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朱彤 通訊員 盧鐘
近日,在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鞏留縣鞏留鎮的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登海種業)伊犁分公司庫房內,工人們正在把剛加工出來的105噸玉米種子搬運上3輛大型貨車。這批種子將經過四五天的路程運到山東省。
“現在,企業年加工玉米種子4萬噸,產值達3.5億元,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钡呛7N業伊犁分公司經理許福生說。
山東、新疆伊犁相距幾千公里,登海種業為何跑到伊犁來建廠。登海種業看中的是伊犁河谷三面環山,向西開口的喇叭狀地形,大西洋的水汽可以遠距離滋養著這片土地。特殊的地理和自然環境,讓伊犁河谷享有“新疆糧倉”的美譽。
近年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緊緊圍繞種業振興,充分發揮地理、氣候、產業優勢,深入實施種業振興戰略,使伊犁河谷成為全國重要的雜交玉米制種產業基地。
“糧倉”變“種倉”
登海種業伊犁分公司主要從事玉米種子的生產、加工、銷售。自2003年該企業落戶鞏留縣以來,從最初的訂單種植3000余畝地,發展到當前簽訂種植訂單達10萬畝,以鞏留縣為主,輻射帶動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新源縣、伊寧縣、霍城縣等多個周邊縣市。
伊犁河谷獨特的地理條件不僅是雜交玉米制種天然隔離帶,而且河谷內不同區域可以滿足玉米早中晚熟不同品種,這在全國絕無僅有。
目前,在伊犁河谷,像登海種業這樣的疆內外種業企業共有70余家。
2022年6月,九圣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當地成立了伊犁九圣禾財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察布查爾縣、伊寧縣等地流轉萬畝土地投資發展種業。
伊犁九圣禾財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龍說:“伊犁河谷有著得天獨厚的玉米制種優勢,具備成為全國優良制種基地的基礎,州直上下對龍頭企業落戶給予了很大支持,從政策、人力、土地等方面都給予了很多幫助?!?/p>
筑巢引鳳來
北緯45度附近區域是玉米的最佳生長區。伊犁河谷地理位置與并稱為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的中國吉林玉米帶、美國玉米帶、烏克蘭玉米帶緯度大致相同,是最適合玉米種植的黃金地帶。
“伊犁州的水土光熱資源非常適合制種產業發展,尤其適合玉米制種產業發展,生產出來的種子商品化程度高,光澤度、發芽率、純度都非常好,受到用戶的高度認可?!币晾缰莘N子管理總站站長孫川喬說。
為加快建設現代化農作物制種基地,伊犁州直以建設成為全疆最大、全國一流雜交玉米繁育基地為目標,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體系,推廣應用“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種加銷一體化的制種產業發展模式,鞏固企農利益聯結機制。同時,依托已建成的423.5萬畝高標準農田,實現玉米制種全程機械化,大大降低生產成本。2022年伊犁州直制種玉米種植面積達到24.23萬畝,位居全疆第二。
為全力推進制種產業高質量發展,州直先后制定了《伊犁州直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強化政策支撐,加大扶持力度,筑巢引鳳,讓金玉米扮靚金土地。
做強農業“芯”
“玉米是豐產潛力很大的農作物,新品種選育與推廣是支撐玉米生產的核心技術,是增產和增效的第一要素?!闭诤D线M行科研育種的伊犁州農科所玉米研究室主任劉強說。
這兩年,伊犁州農科所玉米研究室分別引進了76個品種籽粒玉米,并在伊寧縣、霍城縣、察布查爾縣、新源縣、鞏留縣建設了2500畝高產示范田,其中鞏留縣150畝玉米高產示范田實現實收單產1549公斤(30%水分)的試驗目標。為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伊犁州農科所玉米研究室正在開展鮮食玉米選育和引進,從中國農科院新引進9個青貯玉米品種與本地青貯玉米品種進行產量和品質的對比試驗,并與華西種業合作聯合開展新品種示范工作40畝,篩選出適宜籽粒機械化收獲的組合2268個。
為加速新品種的選育,通過援疆機制,伊犁州農科所玉米研究室與江蘇省種子南繁南鑒站簽訂南繁協議,江蘇省種子南繁南鑒站每年固定支援伊犁20畝的南繁試驗地,用于科研育種工作。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要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這給我們種業科技人員指明了前進方向。今后,我們將以培育優質專用玉米新品種為發展方向,發揮現代育種技術的手段,不斷提高育種效率和針對性,實現育種質的飛躍?!眲娬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