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金鳳
無人機攜帶物資飛行在城市上空,一旦失控墜落,不僅物資受損,還會影響航線下的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飛機出現故障要靠飛行員排除隱患,實施迫降,為什么不能給無人機安裝降落傘,確保無人機的安全?”5月20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江蘇主題采訪團走訪中以常州創新園(以下簡稱創新園)時,小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徐曉輝一邊說,一邊打開一架無人機的頂蓋,一只降落傘露了出來。
搭載小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無人機智能應急傘降系統的無人機。金鳳 攝
小域智能是一家從事研發無人機智能應急傘降系統的科技型企業,“降落傘設備中的陀螺儀一旦感知到無人機的飛行姿態和加速度發生異常,便會?動觸發開傘裝置,我們?主研發的彈射技術可在0.3秒內將降落傘彈出傘倉,繼而開傘?!毙鞎暂x說,美團和順豐的配送無人機搭載的應急傘降系統便是由小域智能提供的。
小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徐曉輝介紹情況。金鳳 攝
徐曉輝坦言,團隊“安家”創新園后,已經與以色列的一家生產降落傘的企業合作,共同研發為無人機搭載更輕盈的降落傘,從而提高無人機的續航能力。
2021年,公司還獲得了550萬元的風投,根據創新園的政策,他們獲得了500萬元的配套資金支持,“這意味著我們有更多的資金去發展,這對一家中小型科技企業很重要?!毙鞎暂x說。
在創新園,一大批像小域智能這樣的“高科技、國際化”項目正加速聚集,助力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數字經濟、新能源、現代農業等多個產業領域強基拓鏈。
中以常州創新園內企業研發的無人機滅火彈投放器。金鳳 攝
創新園2014年5月由科技部、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以色列經濟產業部三方簽約共建,是我國首個由中以兩國政府共建的創新示范園區。
創新園成立以來,推出“中以常州創新園共建計劃”,中以雙方共同篩選優質創新項目落戶園區發展;合作打造中以國際創新村、中以數字谷、江蘇省中以產業技術研究院、以色列江蘇創新中心、中以科創學院、以色列模式孵化器、中以園—趨勢線聯合實驗室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創新平臺,已經累計引進以色列獨資及中以合作企業188家,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項目46個,初步形成“創新項目集聚園區、技術合作向外輻射”的發展格局。
中以常州創新園。常州市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