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 劉園園
2022年1月6日下午,在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附近的江面上,三只江豚游得正歡。這一幕被江蘇省南通市環境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用無人機拍了下來,永久定格。
5月19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來到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面對展板上江豚嬉戲的照片,南通狼山旅游度假區黨工委委員、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邵文建笑說:“長江保護得好不好,江豚說了算?!?/p>
包括狼山、軍山、劍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在內的五山地區位于南通城南六公里的長江沿岸,這里樹木蔥蘢、滿目蒼翠,緊鄰壯闊長江。極目遠望,滬蘇通大橋飛架在江面上,近處船舶散布,江水拍岸。
很難想象,過去的五山地區基本被散亂污的企業和違章建筑包圍,濱江地區也被污染很大的硫磺、鐵礦砂等露天堆放的散貨碼頭占領。
轉機出現在2016年。那時起,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保護工程開始實施。邵文建介紹說,工程著眼于從根本上破解當地幾十年工業集聚帶來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之困,統籌推進沿江地區產業退、港口移、城市進、生態保,共拆遷“散亂污”企業203家,清理“小雜船”162條(戶),拆除河道周邊各類違建6.5萬平方米,退出沿線港口貨運功能、騰出修復岸線12公里,新增森林面積約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2018年成功獲批“狼山國家森林公園”。
曾經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港口產業升級轉型,成為南通生態最美區域和城市“綠肺”。五山及沿江地區的親水棧道變成了市民休閑好去處,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深入人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畫卷徐徐展開。
(科技日報記者崔爽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