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uhhd2"><menu id="uhhd2"></menu></source>

<option id="uhhd2"></option>

    1. <bdo id="uhhd2"><optgroup id="uhhd2"></optgroup></bdo>
      <bdo id="uhhd2"><address id="uhhd2"><dd id="uhhd2"></dd></address></bdo>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創新引領生態優先,江蘇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3-05-15 19:40:23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張曄 金鳳 劉園園 崔爽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 金鳳 劉園園 崔爽

      下到水底看國之重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進入車間見識打破壟斷的干噴濕紡碳纖維,走進紫金山實驗室探訪太赫茲無線通信實時傳輸世界紀錄如何誕生,在國家超算無錫中心與團隊分享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最高獎——“戈登·貝爾獎”……

      5月15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江蘇主題采訪活動啟動。近年來,江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省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根本性變化,高質量發展成為鮮明特征。

      首次實現千萬核心并行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

      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2022年,江蘇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3%,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中等水平,對全國的貢獻超過12%;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0.4件,保持全國省份第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48.5%,高新技術企業達4.4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8.7萬家。

      這一組組數據,見證了江蘇大地的創新巨變和澎湃活力。

      在高質量發展的趕考路上,堅持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成為江蘇人腳踏實地的落腳點。江蘇省科技廳副廳長趙建國說,近年來,江蘇面向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納米技術、超級計算、物聯網、生物醫藥等產業技術創新水平位居全國前列。目前,全省80%的科技平臺和高層次人才、87%的專利授權量在企業,87%以上的研發投入由企業完成。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十年累計轉化科技成果7000多項,衍生孵化科技型企業1200多家。

      未來網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總控中心

      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

      夜幕下的長江口,船舶往來穿梭。

      在南通市啟東中遠海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內,全球最大的海上浮式生產儲油平臺正在加緊建造,它可以存儲140萬桶的原油,堪比海上移動化工廠。

      據統計,南通重點船企手中的訂單普遍排到2026年,沿江船廠一片繁忙。

      實體經濟是江蘇的家底,制造業是江蘇的根基。近年來,江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產業結構加快邁向中高端。

      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徐軍介紹,2022年全省制造業增加值達4.6萬億元,約占全國13.7%、全球4%,數字經濟規模超5萬億元。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海工裝備等產業規模穩居全國第一。南京新型電力和智能電網裝備、無錫物聯網、徐州工程機械等10個先進制造業集群獲評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居全國第一。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達89.1,居全國第一。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徐工集團考察。幾年來,徐工集團的全球排名接連進位,成為唯一躋身全球工程機械三甲的中國企業。

      目前,江蘇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已達66.4,連續八年位居全國第一,全省3萬家規上工業企業啟動智改數轉工作。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江蘇正前瞻布局元宇宙、未來網絡、第三代半導體、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加快產業間關聯技術、融合技術和融合創新和集成應用。

      世界上首個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希望6號”

      擦亮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

      江豚,被稱為“微笑天使”,是長江僅存的水生哺乳動物;長江刀魚是長江特有的魚類,數量非常稀少。

      近日,鎮江的航拍愛好者馬先生,在江邊拍到了江豚追逐捕捉刀魚的罕見畫面。兩種珍稀動物同框出現,折射出近年來江蘇持之以恒加強長江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推動長江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尹榮堯介紹,在GDP(國內生產總值)五年連跨4個萬億元臺階的同時,全省生態環境質量創新世紀以來最好水平,實現經濟增長與污染排放有效“脫鉤”。

      江蘇人均國土面積全國最小,單位國土面積GDP是全國的10倍,更小的面積、更多的產出,意味著更多的排放。

      面對特殊的省情,江蘇自覺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形成經濟平穩增長、環境持續向好的良性互動局面。

      長江沿岸3876家化工企業徹底關停,長江干流江蘇段水質連續五年保持Ⅱ類。全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提升至93.6%,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老百姓最具幸福感的公共產品。

      風吹麥浪,小滿將至。

      昔日廠棚林立的南京市浦口區“十里造船帶”,如今已蝶變濱江生態風光帶。

      在徐州市單集鎮詹湖村優質稻麥示范片,多架無人植保機從頭頂掠過,駕駛農機的“麥客”即將奔赴全國跨區作業……一幅現代農業、鄉村和美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以全國3.2%的耕地,生產了全國5.5%的糧食,養活了全國6%的人口……在“魚米之鄉”江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省糧食總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9%,藏糧于技讓飯碗端得更穩。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托,以大地作紙、以奮斗作筆,把總書記擘畫的“強富美高”新江蘇宏偉藍圖,從“大寫意”一筆一筆繪制成高質量發展的“工筆畫”。

      (受訪者供圖)

      責任編輯: 陳可軒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麻豆_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在线播放_国产女人高潮嗷嗷嗷叫_av天堂久久天堂色综合
      <source id="uhhd2"><menu id="uhhd2"></menu></source>

      <option id="uhhd2"></option>

      1. <bdo id="uhhd2"><optgroup id="uhhd2"></optgroup></bdo>
        <bdo id="uhhd2"><address id="uhhd2"><dd id="uhhd2"></dd></address></b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