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崔爽
在5月12日舉行的主題采訪活動中,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汪劍明向媒體介紹,2022年上海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9956家,民營企業占比超過八成;專精特新企業達到7572家,民營企業占比超過九成。
他表示,上海民營企業有其獨特優勢,大致可分為三個類型。第一類是產業配套型,為央企、國企和外資配套,成為產業鏈、供應鏈上的關鍵一環;第二類是城市煙火型,上海是有著近3,000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居民衣食住行大部分都由民營企業保障;第三類是價值交換型,即在國際競爭中有核心技術、有獨門絕技、有談判話語權的企業,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領域。
“民營經濟已成為體現上海經濟活力、創新能力的骨干力量?!蓖魟γ髡f。
(圖片拍攝:劉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