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宋迎迎 王延斌 王曉夏
將分散的農業產能和分散的農產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形成一個虛擬的全國市場,這背后是分布式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打造的“農地云拼”的模式。
6月26日,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現場,圍繞“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議題發言時,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王堅“現身說法”,他的核心觀點是:借助數字技術讓小農戶連接了全國大市場。
“AI深度賦能千行百業,場景應用已經遍地開花?!边@是與會專家的共識。而作為擁有AI完整產業體系的國家,“中國方案”正出現在國內各地,深入了各行各業。
從1.8億條歷史數據中發現了蘊藏的規律
地處上海的延鋒國際汽車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在全球20多個國家擁有9個研發基地。每天,這家科技型企業都要面對巨量訂單,但人工處理造成的高成本、低效率、多措施影響了運營效率。借助AI決策大腦,這家企業從1.8億條的歷史數據中學習到了外部訂單對應的內部訂單背后蘊藏的規律,實現了全自動執行流程,且訂單分類正確率從85%快速提升到97%。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總經理陳旭東分享的上述案例是AI賦能企業運營的一個典型案例。他列舉了一組數據:在企業端,從2017年到2022年短短5年時間,AI采用率增長了近2.5倍。
陳旭東認為:“人工智能正在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成為推動科技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力量?!?/p>
在AI領域,生成式AI已經引起廣泛關注。它根據已經學習的內容生成新的內容,是一種能夠創作、設計、模擬等多種任務的先進技術。
在高通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技術許可業務中國區總經理錢堃看來,當下,生成式AI的發展熱潮,意味著用戶將向探索更加多樣化、個性化數字世界邁出了重要一步。借助生成式AI,電力部門可以創建極端負荷場景,并預測電力需求以及特殊情況下潛在的電腦故障,從而更好地管理資源,避免電力中斷。
他以汽車行業為例,生成式AI正在為汽車駕乘提供高度個性化的體驗,例如智能座艙的數字助手實現更為自然的交互,并通過訪問個人用戶數據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和體驗,隨著車展AR應用變得普遍,數字助手可以根據駕乘人員的偏好提供定制化的顯示。
錢堃預測,到2025年,在智能手機、PC、平板電腦、擴展現實、汽車和物聯網細分市場上,AI的應用率將從2018年的不到10%增長至100%。而這一趨勢將為AI賦能千行百業帶來機遇。
AI賦能,要“瞄問題,建平臺,立標準,保安全”
作為投資者,約翰·齊斯霍姆風投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齊斯霍姆對AI極為關注。
在他看來,積極擁抱AI的行業,第一是數據密集型產業,比如保險公司、金融服務公司、醫療公司等等,他們正在利用AI提供自動化的投資建議,開發新藥等等;第二是消費者行業,比如說汽車制造業、電信、媒體和零售業,他們利用AI提供產品的智能化和自主性,像自主駕駛汽車,可以更好地瞄準客戶,定制大規模的營銷活動。
作為最早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跨國公司之一,英特爾的AI技術已在硬件技術生態、解決方案生態、創新創業生態、區域經濟生態等領域持續發力。
英特爾公司副總裁蔣濤分享的案例顯示,在生命健康領域,他們將AI引入醫療診斷服務有助于大幅提升影像學科工作效率,減輕醫務人員工作負擔,減少誤診漏診現象發生;他們依托人工智能方案和服務器平臺技術的節能減排應用,通過AI模型和軟件方案進行干預和預測,提高數據中心的運行能效……
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前任主席,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表示,2022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增加值)達到5080億元,同比增長18%。人工智能不斷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成為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新動能。
在他看來,AI能不能賦能千行百業,需要有一定的路徑,這條路徑要從企業真實存在的問題出發,推動人工智能發展不至于“脫實向虛”。
“要抓住問題,針對這個問題訓練模型,在訓練模型的時候要搜集行業的高質量數據,然后建立平臺,要立標準,要保安全?!饼徔苏f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