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楊雪 孫瑜
20日上午,在莆田木蘭溪治理展示館外,記者看到,靜靜流淌的河水將城市與山水連接,畫風和美。誰能想象,這里曾經水患成災的景象?
木蘭溪是莆田的母親河,干流全長105公里,流域面積超過1732平方公里,流域內支流眾多、水網密布,幾乎貫穿整個莆田市城區。木蘭溪治理前,是福建省唯一流經市區未設防的河流,因河道彎多湍急,水患頻發,素有“雨下仙游東西鄉,水淹莆田南北洋”的悲慨民謠。
二十多年來,隨著木蘭溪防洪工程的建成,莆田也從防洪治水到生態治水再到依水興市。木蘭溪流域上游構筑保護、治理、修復、法治四道防線,下游則連通河湖水系,保護生態濕地,建設生態綠心。
據介紹,目前,木蘭溪下游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工程已開工建設,其中,木蘭溪干流“十里風光帶”工程以千年莆田城市發展與水利文明為脈絡,以百里山水湖田草綠色空間為基地,以十里先行啟動風光帶為抓手,打造一幅莆田從大山走向大海的時光畫卷。
現代科技打造智慧之河。項目沿線通過智慧管理平臺植入、智慧驛站布局,智慧檢測系統覆蓋,實現全流域全時段的生態、水質、交通管理,并通過多種便民設施的植入,打造面向未來的科技風光帶。
(楊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