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uhhd2"><menu id="uhhd2"></menu></source>

<option id="uhhd2"></option>

    1. <bdo id="uhhd2"><optgroup id="uhhd2"></optgroup></bdo>
      <bdo id="uhhd2"><address id="uhhd2"><dd id="uhhd2"></dd></address></bdo>

      科學家披露高精度全月地質圖誕生細節

      2023-08-08 20:09:47 來源: 新華社 作者: 向定杰

      新華社記者 向定杰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古往今來,人類對月球的好奇與探索從未止步。

      于8月5日至9日舉辦的首屆貴州科技節上,《1:250萬月球全月數字地質系列圖》執行主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建忠分享了給月球“畫像”的過程。

      去年5月,中國科學家團隊宣布完成首幅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今年2月,這項研究入選貴州省2022年度十大科技創新成果。

      這是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縮略圖。(資料圖)

      “為了這組高清圖,我們前后花了10年時間?!眲⒔ㄖ艺f,地質圖區別于日常接觸的普通地圖,主要是它表達了地質演化的信息,能夠反映月球巖漿作用、撞擊事件、火山活動等地質過程。

      12341個撞擊坑、81個撞擊盆地、17種巖石類型……翻閱圖冊,除了這些要素,還能找到人類第一次登月的著陸點、嫦娥三號著陸點以及玉兔號月球車勘探過的“廣寒宮”。

      “繪制高精度的全月地質圖可以為月球科學研究、探測規劃、著陸點選址等提供重要的基礎資料?!眲⒔ㄖ艺f,要將月球幾十億年的發展演變濃縮到一張圖上,是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

      早在2012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提議,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率先對月球地質圖的編制工作進行科研立項。那時,盡管國內外探月活動方興未艾,但缺乏高精度的月球地質圖,要么精度不夠,要么只有局部區域。

      這是一項智力密集型的工作。不久后,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吉林大學、山東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先后加入。

      這也是一項勞動密集型的工作。雖然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但因為月球的構造信息等都是一些不規則的線條,為了更加準確規范,絕大多數只能人工繪制。為讓地質圖兼具科學性和藝術性,團隊還專門就色彩搭配咨詢中央美術學院。

      “我們是多學科的大聯合、大協作,如果不把這些優勢單位集中進來,這張圖很難完成?!眲⒔ㄖ艺f,盡管有上百名研究人員參與,但編制依然長達10年之久。

      劉建忠介紹,不同于地球以內動力演化為主,月球的地質演化呈現出早期以內動力作用為主、后期以外動力作用為主的特點。對此,團隊開展了大量基礎研究。與國際上普遍采用的“五分法”月面歷史劃分不同,他們構建了“三宙六紀”的劃分方案,客觀地刻畫了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

      以中國嫦娥工程數據為基礎,同時充分利用國際上其他月球探測數據和研究成果,團隊最終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幅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

      這是作為科普用途的地質月球儀。(資料圖)

      “依托這一成果的地質月球儀已經批量生產,今年專門的地質圖也將公開出版?!眲⒔ㄖ冶硎?,科學永無止境,這些成果轉化將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月球。目前,團隊又投入到1:10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的編制當中。

      責任編輯: 陳可軒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麻豆_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在线播放_国产女人高潮嗷嗷嗷叫_av天堂久久天堂色综合
      <source id="uhhd2"><menu id="uhhd2"></menu></source>

      <option id="uhhd2"></option>

      1. <bdo id="uhhd2"><optgroup id="uhhd2"></optgroup></bdo>
        <bdo id="uhhd2"><address id="uhhd2"><dd id="uhhd2"></dd></address></b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