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通訊員 焦德芳
近日,北京、河北、黑龍江部分地區出現暴雨,引發洪水、內澇。洪水退去后,不少地方的自來水出現了渾濁、異味等異?,F象。洪水過后,飲水安全應該如何保障?
記者了解到,這個難題最近在甘肅省宕昌縣得到了解決。通過安裝天津大學研發的凈水系統,即使在汛期,該縣19.2萬鄉村居民也能喝上了高品質的“放心水”。
“洪水過后,水質的物化指標都很難達標?!碧旖虼髮W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劉洪波介紹,大量泥沙進入水體,導致水質渾濁。同時,腐敗植物產生的腐殖質、腐殖酸也會進入水體中,造成微生物滋生,從而導致大腸桿菌、沙門菌等菌落總數超標。
在甘肅省宕昌縣,農村人口占全縣集中供水總人口的83.15%。受山區自然條件限制,宕昌自然災害頻發,每逢汛期極易導致山體滑坡,造成水源水質渾濁,并伴有細菌滋生等微生物風險。隴南市疾控中心對宕昌縣30個村進行水質抽檢,發現有29處水質有待提升。
天津大學環境學院組建了一支專家團隊“集中會診”,研發了適用于當地的農村飲水凈化系統,并將其命名為“振興號”。
劉洪波介紹,“振興號”采用模塊化形式,包括過濾凈化單元、消毒單元、能源系統單元和智能化凈水平臺單元四個模塊,針對性改善農村飲水中的濁度、色度、大腸桿菌和菌落總數等水質問題,并對凈水過程進行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
考慮到每個村的情況不一樣,且需要控制成本,團隊還對凈水系統不斷技術升級,優化了濾器設計,實現了無人值守和濾器自動排污功能,有效減少運維成本和管護難度,預計每年可節省直接人力成本318萬元、濾袋維護成本101.76萬元;優化能源模塊,實現智能“軟啟動”功能,解決光能力波動時的高頻“打嗝式”啟停,增加系統安全穩定性,延長系統的使用年限,預計每年可節省直接管護成本63.6萬元、燈管維護成本2.65萬元;增加防雨和保溫設計,有效防止冬季低溫環境下對設備的損耗問題;豐富了供電的能源渠道,解決了太陽能不能覆蓋情況下的電力供應問題;開發供排水數字化管理平臺,有效解決鄉村水務統籌管護問題。
2022年10月,“振興1號”凈水系統在宕昌縣沙灣鎮大寨村落地,縣水質檢測中心一個月內對水質進行了檢測,“振興1號”凈化的飲用水水質全面達標,有效改善了濁度、色度、大腸桿菌和菌落總數等問題,水質提升效果顯著。
“這套農村飲水凈化系統成本低、占地小、形式靈活,可有效解決沒有自來水管網覆蓋的農村地區飲水問題。同時也可以作為洪澇災害后,供水應急處理設備使用?!眲⒑椴ū硎?。
(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