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廣西貴港市平南縣大新鎮關垌村垌心屯農家書屋——文瀾書院,一股書香伴著清涼撲面而來。
文瀾書院的前身為鄉賢故居,后由鄉賢改造并創辦成書院,建筑主體保留了平南傳統民居風貌。在空間布局上,文瀾書院主要分為“耕”“讀”兩大主題區域。
“文瀾書院分兩個部分,設有閱讀、彈琴、下棋、書畫、喝茶、休閑等功能,藏書1萬多冊,每年到訪書院的村民群眾超過1萬人次?!标P垌村垌心屯農家書屋(文瀾書院)管理員韋達炎說。
文瀾書院不僅是村民的公共文化場所和農村精神文化家園,也是當地開展各種文化科技活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陣地。書院適時舉辦農技知識講堂,邀請技術人員到書院圍繞“關垌三寶”、中草藥等農作物的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為農民群眾進行輔導講座、釋疑解惑。
“以前我們老一套種香芋,功夫做了很多,產量不高,自從文瀾書院開設以后,我學到了很多科學種養的技術,現在香芋有什么病蟲害,我可以自己買藥來噴?!标P垌村種植戶韋勝付說。
現在的文瀾書院,成了村民學習科技的主陣地、宣傳政策法規的主戰場、汲取精神養料的好去處,也成了村民提高文化素質、開啟致富路的“金鑰匙”。2023年,文瀾書院獲得“全國最美農家書屋”稱號。
“平南縣現有農家書屋299個,覆蓋了所有的行政村。并且每年投入近60萬元對出版物進行更新配送,讓村民通過閱讀和培訓,感受現代農業技術的快速發展,掌握致富的農業技術。去年以來,我們致力于推動農家書屋提質增效,組織開展各種閱讀活動1800余場次,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逼侥峡h委宣傳部副部長卓曉航說。
(科技日報記者 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