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從2013年到202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了69.7%,但用水總量總體穩定在6100億平方米以內?!?月11日,由水利部與國際水資源學會共同主辦的第18屆世界水資源大會在京開幕,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在主旨報告中援引這一數據時表示,中國水資源利用方式已經實現了從粗放低效向集約高效的轉變。
從全球范圍看,淡水資源稀缺,應節約利用,但保護水資源不能犧牲經濟發展是大多數國家的選擇。國際水資源學會前主席加布里埃爾·??怂固固寡?,自己在和多國政要的交流中體會到,水如何創造就業、促進經濟發展是各國關注的問題,因此在水資源管理的理念或措施中納入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是應有之義。
那么,節約用水和保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是不是一個“兩難抉擇”呢?本屆世界水資源大會以“水與萬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邀請世界各國涉水領域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共同探討保護與發展兼顧的有效路徑。
全球共建水、經濟、生態間的“紐帶”關系
“為確保經濟、社會的穩定運行,需要維護水資源的可持續性、需要構筑穩定可靠的供水系統……”國際水資源學會主席、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李原園表示,在過去的發展中,人類社會之所以遭遇愈發突出的水問題,是由于在發展中沒有充分考慮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能力,忽視了水資源、經濟發展、生態保護之間的“紐帶”關系。
來自世界銀行的經濟專家在會上介紹,世界銀行在對全球經濟與水短缺關系的調研中發現,水短缺對經濟增速、農業生產、企業生產率均產生負面影響。
可見,無論從人類社會當前面臨的水問題出發,還是從全球層面的數據來看,水資源的保護和有效利用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構建水資源、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等各層面的“紐帶”關系,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與會專家認為,水系統是相互連通的,有效利用水資源需要世界各國分享治水智慧、聯合推進。紐帶關系意味著互相依賴、互相關聯,如果不考慮各方關系,難以實現有效的水安全。水資源的管理和利用是系統工程,需要凝結各領域的智慧,在高效利用水資源的同時,保護地球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實踐舉世矚目
用好“冷水”節電1200萬度、用好“熱水”蹚出溫泉康養之路、用好“凈水”發展高端農產品、用好“碧水”吸引6000萬人次來旅游……湖南省郴州市的水資源利用故事在世界水資源大會上引發關注。據介紹,湖南省郴州市用東江湖的冷水資源幫助數據中心的機房降溫,比傳統數據中心節能35%以上,相當于節電1200萬度;郴州在碧水基礎上打造的文旅資源,創造了近700億元的經濟收入。
中國創新提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通過系統治理在利用水資源、創造經濟效益、保護生態環境方面交出自己的答卷。郴州“四水聯動”的實踐僅是中國答卷中的精彩章節之一。
據介紹,從2012年到2022年,中國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從7000億立方米提高到8998.4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516提高到0.572。我國以占全球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創造了世界18%以上的經濟總量。黃河實現連續24年不斷流,黑河東居延海連續18年不干涸。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全線貫通。
“中國將在本屆大會上積極分享中國治水思路,為全球水治理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彼扛辈块L劉偉平表示,中國將與世界各國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共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涉水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