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數字經濟是全球經濟增長日益重要的驅動力,在加速經濟復蘇、提高現有產業勞動生產率、培育新市場和產業新增長點、實現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增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數字經濟高級別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場數字經濟高級別論壇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主辦,聚焦“發展數字經濟,挖掘經濟增長新動能”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近40個國家和地區約500名各界代表出席。
與會嘉賓積極評價“數字絲綢之路”在推動各國數字經濟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期待進一步深化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并取得更多成果。
在論壇現場,為拓展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釋放數字經濟在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方面的巨大潛力,中國同緬甸、岡比亞、柬埔寨、老撾、古巴、科摩羅、肯尼亞、泰國、巴勒斯坦、阿根廷、埃塞俄比亞、馬來西亞、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國家,共同發布《“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北京倡議》(以下簡稱《倡議》),從基礎設施、產業轉型、數字能力、合作機制等方面,提出20項共識。
其中,在“加強數字互聯互通,建設數字絲綢之路”方面,《倡議》提出建設完善通信、互聯網、衛星導航、云數據中心等重要數字基礎設施;加強數字能力建設,保障發展中國家和平利用互聯網基礎資源和技術的權利,彌合數字鴻溝,探索以可負擔的價格擴大高速互聯網接入和連接,提升移動和寬帶接入范圍及質量,促進互聯互通,提高數字服務的可及性、質量和安全性。
在“推進數字市場開放和國際標準化合作”方面,《倡議》提出加強平臺經濟治理交流和實踐分享,推動數字市場基于對等和共贏原則實現互相開放;根據適用的國際開放標準、指南或建議制定與電子發票相關的基本措施,促進采用可互操作的電子發票系統、電子支付、電子簽名,不斷擴大電子系統的互通范圍。倡導共同協作制定相關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國際標準,并推動其應用。這些國際標準應與包括世貿組織規則在內的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保持一致,包括但不限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制定的標準。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烈宏表示,10年來,中國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積極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合作,與許多國家簽署了“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合作諒解備忘錄,積極深化在數字基礎設施、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務實合作。
國際航運是全球貿易最主要的運輸方式。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航運貿易飛速增長。而面向新興數字經濟時代,共建“一帶一路”如何實現航運貿易“二次提速”?
論壇上發布了《數字“慧”就發展之路案例集》《航運貿易數字化與“一帶一路”合作創新白皮書》,通過展現在數字基礎設施、數字醫療、數字貿易、智慧出行、數字文旅等領域典型合作案例,進一步凝聚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共識,拓展“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合作領域。
為更好地凝聚共識、形成合力,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招商局集團、中國銀行等中央企業,以及上海國際港務集團、上海億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等航運貿易龍頭企業,與國家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聯合組建航運貿易數字化合作創新聯盟,并起草發布該白皮書。
聯盟成員單位向共建各國企業發出倡議,邀請他們共同建設航運貿易可信數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形成開放的數字化合作生態,共同推進航運貿易數字化應用實施,加快主要業務場景數字化進程,拓展航運貿易合作發展新空間;共同構建航運貿易數據標準規范和安全體系,促進互認互通,維護數據安全;共同營造航運貿易數字化合作良好環境。
“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應用,讓航運貿易的交易信息可查詢、可追溯,這將大大增強各方之間的信任,全面提升航運貿易運作的安全和效率,這也有利于構建起新的國際貿易信任體系,實現多方共贏?!眹覅^塊鏈技術創新中心主任董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