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今年暑假,東哈薩克斯坦技術大學機電學院執行副院長馬特格外忙碌,每天他都早早地來到天津職業大學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的實訓基地,全程錄像記錄學習內容,還常常因為和老師探討技術問題而錯過午飯時間。
和馬特一起來到中國的還有14名教師,他們在天津職業大學進行了為期25天的專業培訓,這也是為即將揭牌的哈薩克斯坦魯班工坊培訓的首批教師。
魯班工坊是天津原創并率先實踐的職業教育國際品牌,截至目前,已建成的27個魯班工坊,遍布亞非歐三大洲。魯班工坊讓中國優質的職業教育與先進技術一同走出國門,成為“一帶一路”上耀眼的中國職教名片。
輸出與分享:培養本土化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
“哈薩克斯坦魯班工坊,主要圍繞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展開,這也是他們國家急需填補的職業技術和人才空白?!碧旖蚵殬I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書記羅思路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魯班工坊揭牌后,通過建立實訓基地、培訓教師,將幫助他們提升在這兩個領域中知識體系的層次和深度,進而助力培養高質量技能人才。
“仁愛為體,科技為用”,為了讓前沿科技惠及更多人,圍繞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等前沿科技領域,結合合作國家產業需求,魯班工坊共開設工業機器人、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鐵路運營、物聯網等70多個專業,將中國優質的職業教育和產品技術輸出國門,與世界分享。
其中,讓國人引以為傲的高鐵技術以中國“速度”駛出國門,中國企業在非洲建設的坦贊鐵路、亞吉鐵路等項目,讓埃塞俄比亞的咖啡豆乘上飛馳的列車,從東非腹地直抵非洲最東端的吉布提港口,銷往世界各地。
“中國鐵路修到哪里,鐵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就跟到哪里?!?019年3月,在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建成的非洲第一家魯班工坊——吉布提魯班工坊揭牌儀式上,吉布提總統蓋萊激動地說,魯班工坊填補了吉布提國民教育的空白,為非洲青年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成功范例。
自2018年起,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先后在泰國、吉布提、尼日利亞建成3個魯班工坊,為合作國培養高鐵、普鐵、城軌建設運營所需的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
天津市教委職教處處長李力認為,將中國優秀職教經驗和前沿技術與世界分享,有利于促進合作國家青年就業和民生改善,促進合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合作與共融:搭建技能傳播與人文交流平臺
不只是單向的輸出,合作共建、互學互鑒,在職業教育領域搭建技能傳播與人文交流的平臺,更是魯班工坊建設的初心與使命。
2023年5月,在“智能產線安裝與調試”魯班工坊國際邀請賽中,來自葡萄牙塞圖巴爾理工學院的佩德羅與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王博組隊比賽獲得一等獎。兩國青年在賽場上默契配合的背后,是葡萄牙魯班工坊成立5年來,兩國職業教育理念的加速融合。
2018年12月,葡萄牙魯班工坊正式揭牌。中國的教學模式──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深深吸引了魯班工坊葡方負責人盧卡斯教授?!癊PIP與歐洲的項目制學習(PBL)很類似,但它具有更強的實用性、創新性和創意性,其應用更接近并存在于工業行業中?!北R卡斯說。
為了讓EPIP更接地氣,中葡雙方教學團隊開發了9套雙語教材及教學資源,制定2套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既符合葡萄牙的教學實際,又體現了中國職業教育的優勢和特色,使中葡在先進技術的教育合作上更為互補。
與此同時,在魯班工坊促進國家間合作共建、技術共融的過程中,國家間人文交流也不斷走向深入。
中葡雙方企業人員互訪、學習和交流合作增加,連續四年舉辦中葡職業教育論壇;泰國政府授予天津渤海職院“詩琳通公主獎”;英國魯班工坊受邀掌勺首相府中國農歷新年招待會“年夜飯”……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蓖ㄟ^魯班工坊這張閃耀的中國職教名片,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技術、人才和文化交流中,更加互通互融、民心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