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孫明源 付毅飛
“少年強則國強,他們是國家的希望。我們通過不同形式的科普教育,喚起孩子們的好奇心,給他們插上科技的翅膀,讓他們長大后有科技創新的動力。這樣,我們的航天事業才能飛得更高更遠?!?0月16日,“回望飛天路 逐夢新征程”我國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成功20周年——少先隊員與載人航天面對面主題隊日活動在北京舉辦。在活動現場,楊利偉如此強調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性。
20年前的2003年10月15日,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楊利偉作為航天員進入太空,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全國各地300余名少先隊員、少先隊輔導員參加了主題隊日活動?;顒蝇F場設置了豐富的動手體驗活動,少先隊員們動手組裝制作航天模型,參觀航天模型展,在模擬體驗中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科技成果。
“祝融號”火星車模型、“太空實驗室”模型、衛星模型、火箭模型……除了各類精美的航天模型,活動現場還布置了中國空間站天宮畫展作品展、全球拍天宮攝影作品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說:“我們要把航天的種子播種給青少年,未來是屬于他們的。讓年輕一代有愛有夢想,我們的航天事業才能有前途。今天的活動就體現了載人航天精神的傳承?!?/p>
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夏帕克提指出,少先隊員要傳承好“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第三屆“天宮畫展”征集活動也在主題隊日活動現場正式啟動?;顒右浴昂⒆友壑械闹袊浆F代化”為主題,面向全國少年兒童進行作品征集,征集時間為10月16日至11月16日。入選作品將擇機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公開展示,獲獎作者后續將有機會到發射場現場觀看火箭發射,并與航天員開展對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