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李林旭
10月18日,以“深化互聯互通,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為主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互聯互通高級別論壇在京舉行。來自印度尼西亞、埃及、塞爾維亞、匈牙利、土庫曼斯坦等多個國家的政府首腦以及國際組織負責人、政府官員、工商界人士等5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基石,全方位多領域的互聯互通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能,為全球發展開辟了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了新平臺。
論壇期間發布了《深化互聯互通合作北京倡議》,倡議內容包括推動交通設施便捷暢通、促進能源穩定可持續發展、提高水利民生保障能力、推進信息設施有效聯通、提升規則標準等“軟聯通”水平和優化國際營商環境。
共建“一帶一路”,關鍵在互聯互通?!耙敫?,先修路”中國這一諺語,成為了演講嘉賓和與會代表口中的高頻詞。他們認為,舉辦此次高級別論壇恰逢其時。各方廣泛深入的交流,能進一步總結互聯互通經驗,分享互聯互通機遇,凝聚合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
與會嘉賓、馬拉維交通部長雅各布·哈拉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就援引了“要想富,先修路”這一諺語。他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實現共同發展。馬拉維去年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并已經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未來希望與中國進一步加強在交通、商業、礦業等領域的合作。
圍繞互聯互通,共建“一帶一路”以基礎設施“硬聯通”為重要方向,以規則標準“軟聯通”為重要支撐,以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為重要基礎,不斷深化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它已成為當今世界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科威特最高計劃發展委員會秘書長哈立德·馬赫迪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威特是最早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中東國家,當前正在積極踐行科威特“2035國家愿景”,未來科威特將繼續加強與中國的政策溝通,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雙方在新能源、基建、人文交流等領域的合作結出更多碩果。
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董事長穆罕默德·阿布納揚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富有遠見的倡議,將共建國家的人民和企業連接在一起,為沙特與中國提供了加強互聯互通、促進經濟增長、創造長期繁榮的獨特機遇。他期待與中國合作伙伴進一步深化合作,特別是清潔能源領域的技術合作。
世界銀行研究報告顯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僅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就可使全球貿易成本降低1.8%,使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上的貿易成本降低10%,為全球貿易便利化和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來自印尼一家礦業公司的法爾丹·努爾菲茲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印尼剛剛正式開通運營了互聯互通的一個標志性項目——雅萬高鐵,而他所在的公司也與“一帶一路”淵源頗深,在采礦融資和建造方面都與中國合作伙伴有著密切的業務聯系,期待借助“一帶一路”找到更多商業合作機遇。
在互聯互通建設中,不僅有宏大擘畫,還有對參與個體現實需求的細處關照?!棒敯喙し弧睅椭怂固沟葒姸嗄贻p人掌握職業技能,“絲路電商”拓展經貿新渠道,斐濟等國民眾稱贊中國菌草是“致富草”……一批“小而美”民生工程成功實施,不斷增進共建國家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俄羅斯小伙安東就在“絲路電商”中敏銳地捕捉到了商機。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受益于“一帶一路”互聯互通,他得以在北京成立進出口貿易公司,并在此次企業家大會上進一步拓展了與“一帶一路”伙伴的商業合作。
埃塞俄比亞醫療健康協會主席馬考斯表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使埃塞俄比亞的基礎設施和健康醫療得到極大的提升。中國與埃塞俄比亞在醫療設備、醫院數字化、中醫藥、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他期待未來在健康“絲綢之路”建設上可以取得更大成效。
哥斯達黎加前經濟部副部長維利亞·戈瓦萊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她是“一帶一路”的忠實粉絲,哥斯達黎加于2018年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了哥斯達黎加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發展機遇。
全方位多領域的互聯互通,將促進各國商品、資金、技術、人員的流動與融通,推動綿亙千年的古絲綢之路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