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這個標簽就像它們的出生證明一樣?!痹诒本┐髮W生命科學學院科研助理覃汝慶的眼中,一些外人看來“沒頭腦”的小飛蟲卻值得像孩子一樣被對待,和它們逐一匹配、記錄完備、清晰準確的出生證明容不得半點馬虎。
7月11日,覃汝慶為帶有特殊基因的果蠅更換“糧食”:打開塞子、倒置試驗管、驅入果蠅、迅速蓋上、更換標簽,整個流程要一氣呵成重復數百次。無誤、安全、快速是最基本的要求,這也是后續遺傳學研究數據準確性的根基。
“感覺到更換新鮮培養基,它們也會活躍起來,所以每個環節都要一次‘瞄準’,不能漏空子,力度和速度還要適中?!爆F在的覃汝慶已經摸索出不少心得,但回想剛進入實驗室時,她說第一次上手有些發抖。
覃汝慶工作照??萍既請笥浾?張佳星 攝
兩年前,覃汝慶放棄企業的工作來到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陸劍教授的課題組當起科研助理?!斑@里確實沒有企業賺得多?!彼寡?,但實驗室的工作環境讓她能夠專注,因為課題組里學術氛圍濃厚,學生精神面貌積極向上,實驗室的負責人很隨和;實驗室的氛圍吸引著她,因為總能感受到昂揚向上的力量。
昂揚向上的力量來自哪里呢?“從事前沿科學研究的老師們,會為了新的發現異常興奮,因為這些新發現,很可能是人類第一次意識到的?!闭f起這些,覃汝慶禁不住打開話匣子,“比如這些果蠅,咱們看來都一樣,但用基因數據分析后,會發現它們是隨環境變化而快速變化的,適應能力之強超出人類想象?!?/p>
作為前沿研究的科研助理,覃汝慶的眼界開闊起來,她與研究者們融為一體,處理財務、耗材采購、項目申報等工作。覃汝慶說:“兩年來,我感覺自己也在不斷向上,溝通協調能力提高了,工作中不熟悉的地方也能妥善處理了?!?/p>
在北大,科研助理還有機會與更多優秀團隊協同工作。令覃汝慶感覺責任重大的一項工作是病原學專項項目的申報,項目需要整合多家優秀參與單位的科研優勢,要與十多位課題負責人及骨干不斷溝通。
“陸劍老師是項目牽頭人,各家單位提供的申報材料內容很多,都要匯集到我這里做梳理,還要跟進進度,確保按時完成申報?!瘪陸c說,這次任務責任重大,自己必須強大起來,完成后感覺像是迭代了自己的“CPU”,再有需要“多核驅動”的工作也能坦然應對。
“科研助理工作集文、理于一身,要了解課題組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內容,還要具備寫作、溝通、管理能力?!北本┐髮W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陸劍認為,雖然科研助理對學術研究起輔助作用,但非常重要,提升了團隊整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