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uhhd2"><menu id="uhhd2"></menu></source>

<option id="uhhd2"></option>

    1. <bdo id="uhhd2"><optgroup id="uhhd2"></optgroup></bdo>
      <bdo id="uhhd2"><address id="uhhd2"><dd id="uhhd2"></dd></address></bdo>

      封面新聞丨成都大運會,真的好“慧”啊

      2023-07-21 14:06:40 來源: 中國科技網綜合 作者: 李夢一

      7天后,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美麗的東安湖畔拉開大幕,賽事各項籌備工作已全部就緒,各參賽代表團陸續抵達。從場館建設到器械設備,越來越多智能科技元素的加入,成為本屆大運會的一大亮點。

      綠色低碳,減少碳排放約2.6萬噸

      成都大運會將綠色低碳理念貫徹到大運會籌辦、舉辦和賽后全過程。在全面落實源頭減排措施后,將實現減少碳排放約2.6萬噸,賽事籌備、舉辦、賽后全過程碳排放量約37萬噸。

      例如,成都大運會期間共有1340臺新能源大巴和1000余臺新能源小車用于交通服務。其中80輛熊貓涂裝的氫燃料電池大巴采用氫氣作為原料,只排放純水且無二次污染,具有能效高、節能環保等優勢。

      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成都郫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央廣網發

      比賽場館設計建造也通過“黑科技”加持實現綠色低碳。體操比賽場館獨特的雨水回收系統,能把雨水進行過濾回收,再用來綠化澆灌,從而節約水資源和能源。鳳凰山體育公園冰籃球館的智能中樞可實時監控著整個場館的機電設備運營情況,從而根據人數以及活動進行變化,實時調節空調出風量以及設備運轉量,來達到低碳節能的目的。

      會急救、能陪練,大運會上演機器人總動員

      在賽事保障方面,成都大運會啟用了被稱為“特殊服務生”的“蓉寶”機器人,它是帶有應急功能的服務機器人,能在場館中心遞送應急包、心臟除顫器等醫療應急工具。當機器人快速趕到呼叫地點后,會自動打開內置急救箱,并同步播放心臟除顫器的視頻使用教程,幫助工作人員迅速、正確地使用心臟除顫器,以及遠程視頻連線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之外,“蓉寶”機器人還能提供引導帶路、信息播報、語言翻譯、遠程呼叫、咨詢對話等智能服務。

      大運蓉寶機器人。

      在輔助訓練方面,成都高新體育中心體育館配備的乒乓球機器人是中國乒乓球隊同款訓練機器人,它能實現類人體動作發球,訓練接球者對發球動作的觀察和預判。該機器人還可以自定義每個球的速度、旋轉和落點,針對訓練需求設定多種打法,支持專業陪練的同時,也能滿足市民的趣味乒乓球體驗。

      作為大運會“陪練員”的乒乓球機器人。梁磊 攝 新華社發

      在生活服務方面,成都大運村配備了雙臂拉花咖啡機器人,通過強大的人工智能學習系統,機械手臂能以像素級穩定復刻大師的拉花圖案,展現極高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

      大運村智能無人咖啡機新增“大運限定”拉花。劉海韻 攝 紅星新聞發

      成都大運村的雙足仿人形機器人是中國首款可實現快走的小型雙足機器人,其高韌性強扭矩復合材料舵機屬國內行業首創,所搭載的雙足機器人步態算法獲得了行業創新紀錄。這款機器人將在大運村歡迎中心為各國代表團獻上歡迎舞蹈。

      智慧出行、可視化管理,“最強大腦”為大運會保駕護航

      在成都大運會期間,全球首款搭載‘車路云一體化’系統的自動駕駛前裝量產巴士將亮相,分為MOGO BUS M1和MOGO BUS B2兩種車型。兩款車型均搭載蘑菇車聯自主研發的車規級蘑菇汽車大腦(Mogo Auto Brain),標配8顆固態激光雷達及多類型傳感器,感知范圍為200米,可以做到360度無盲區,響應時間為0.1秒,比人類“老司機”駕駛員反應還快3倍,能夠安全高效處理大運村賽事期間車多、人多的復雜交通狀況,保障自動駕駛在賽事期間安全、平穩運行,給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嘉賓、媒體帶來極具科技感的智慧出行體驗。

      7月15日,一輛自動駕駛巴士行駛在大運村的路上。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進行比賽的體育場館是一個復雜系統,其運行維護對保障賽事順利開展至關重要。成都市金牛區鳳凰山體育館的可視化管理平臺以數字孿生技術為底座,將場館建筑結構和各設施設備位置布局完整、精準地還原在體育館虛擬仿真空間模型上。場館安防態勢、設備狀態、客流、故障及告警等全要素數據一張圖呈現,綜合態勢一張圖管理,業務功能一體化應用,有效幫助管理者全面掌控場館運行狀態。從實際運行情況看,該平臺使整個體育場館的能耗消耗降低約15%,設備運行效率提升約20%,設備生命周期延長約20%,運維成本減少約30%。

      圖為運維工作人員操作鳳凰山體育館可視化管理平臺。孫沁攝 新華社發

      科技也讓賽事服務更加人性化。搭載了新一代AI翻譯無障礙交流體系,提供83種語言在線互譯、文本轉換和語音合成服務。拉近社交距離,智能翻譯對講系統來助力,還能識別四川話。

      比賽場館還藏著這些“黑科技”

      數小時實現“冰籃”轉換、智能調控場館溫度、回收雨水進行綠化澆灌……諸多“黑科技”將有力保障賽事順利進行,同時實現綠色低碳。

      這是2023年4月18日拍攝的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后)、多功能體育館(前左)、游泳跳水館(前右)和小球館(前中)。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快速實現“冰籃轉換”成標配

      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的多功能館的場地下方分別有一層冷水管和熱水管,籃球場轉換為冰球場時,先拆卸活動木地板,再通過冷水管不斷降溫,降至零下9攝氏度后,不斷灑水凝冰,最終形成9厘米厚的冰面,即可進行冰球比賽。

      ·智能溫控帶來清涼體驗

      體操比賽需要室溫恒定在23攝氏度到24攝氏度之間,因此承擔大運會體操比賽的多功能館,所有看臺區,包括場心區域,都設置了溫感探頭,隨時能夠對整體數據進行分析。

      ·"能喝水 能捕光" 綠色大運處處在

      新建場館香城體育中心不僅顏值高,還是一座名副其實“能喝水”的場館。收集起來的雨水,經過處理、通過濾網過濾生物消毒,又可以用于場館的綠化灌溉、空調補水以及路面沖刷。通過雨水回收,香城體育中心全年能夠節水3000噸以上,耗水量降低20%。

      這是2023年4月17日拍攝的香城體育中心,成都大運會水球項目比賽將在這里舉行。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在成都大學排球館,有一個銀灰色、600平方米大小的玻璃采光井。陽光照進采光井,均勻地散布在場館各處。通過這一裝置,每天可以節約大約300到500度電,相當于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的用電量。

      ·先進比賽系統 讓成績更加公平公正

      賽艇項目的舉辦地――四川國際水上運動中心,是在四川省水上運動學?;A上,進行的提升改造,引進安裝了先進的阿爾巴諾系統。這套系統在賽艇比賽時,航道將被劃分為賽道和副航道。皮劃艇比賽時,會由賽艇航道轉換成皮劃艇標準賽道。同時在比賽期間,主辦方還將啟用自動起航器,和阿爾巴諾系統配套,令起航的反應時間小于0.09秒,保證了所有舟艇在同一時間、同一起點線出發。而電子計時記分系統的計時精度,達到了千分之一秒,從而確保競技環境更標準、更精確。

      四川省水上運動學校。紅星新聞記者 謝輝 攝

      最后,貼心送上觀賽指南,碼住你想看的!

      責任編輯: 李夢一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麻豆_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在线播放_国产女人高潮嗷嗷嗷叫_av天堂久久天堂色综合
      <source id="uhhd2"><menu id="uhhd2"></menu></source>

      <option id="uhhd2"></option>

      1. <bdo id="uhhd2"><optgroup id="uhhd2"></optgroup></bdo>
        <bdo id="uhhd2"><address id="uhhd2"><dd id="uhhd2"></dd></address></b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