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8日5時27分迎來白露節氣,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鞍茁丁焙?,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秋高氣爽,鴻雁南飛,丹桂飄香。
白露是干支歷申月的結束、酉月的起始,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干支歷將一年劃分為“十二月建”,“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這套古老的歷法,從商代后期一直連續使用到今天,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的紀日法,不會錯誤,也不會重疊,使我們能夠更準確地確定古代歷法中的日期具體所指為現行公歷中的哪一天。
干支歷是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形成六十循環的紀元法。干支不僅可以紀年,還可以紀月、紀日、紀時。
殷墟甲骨文表明,至遲從公元前13世紀的商代后期開始,干支已普遍用于紀日。
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一塊牛胛骨上,正面刻辭三列,自甲子至癸巳,為完整干支表的一半。右側三行屬于成熟型,特點是布局規整,刻工嫻熟沉穩,字形娟秀精細。而最左一行的甲、子、乙、丙幾字寫法比較幼稚、笨拙,當屬新手習刻。這塊刻“干支表”牛骨就是當時已使用干支紀日法的物證。
原圖來源:視覺中國
設計:楊凱
文案:李夢一
校對:孫瑩
參考資料: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編著《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