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毅 姜博西 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
目光炯炯,鍵盤聲聲。元旦剛過,南部戰區某保障大隊作戰研究室內,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悄然打響。
網上對抗如火如荼,“無形戰場”斗智斗勇。幾個小時中,官兵馳騁“數據疆場”,穿越“戰爭迷霧”,多條輔助指揮決策建議新鮮“出爐”。
研練結束,一場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分享會隨即展開。一級軍士長劉士虎以“我的這十年”為主題,率先打開話匣子:“新時代十年,戰區在改革強軍大潮中應運而生。作為戰區從立起來到強起來的見證者、親歷者,我們成長在夢想的時代,肩負著強軍的使命?!?/p>
放眼歷史長河,十年一瞬。然而,對劉士虎和他的戰友們來說,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2012年12月10日,習主席在會見駐穗部隊師以上領導干部時特別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梢哉f,這個夢想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
10年間,強國夢與強軍夢交相輝映、緊密相連。
“聆聽習主席重要講話,我一下子找到了夢想的遠方,向打贏沖鋒成為我人生新的方向?!被叵肫?0年前的情景,回顧部隊10年變遷,劉士虎難掩內心的激動。
在改革強軍的澎湃大潮中,劉士虎的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海軍選調進戰區,從主建專業轉崗主戰領域,徜徉于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在大數據中追尋戰場的“制勝密碼”,為指揮決策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10年之間,劉士虎參與保障各類重大演訓任務20多場,在打贏沖鋒的征途上一次次上演現實版的“士兵突擊”。
對一支部隊來說,每一名官兵夢想成真的時刻,就是戰斗力拔節生長的時刻。
這10年,南部戰區指揮保障力量聚焦戰區主戰,奮力轉型重塑,官兵專業素養穩步提升,制勝本領顯著增強,備戰打仗能力越來越過硬,支撐主戰作用越來越凸顯。
全軍首屆“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個人”、南部戰區某保障大隊大隊長楊志謀,與劉士虎有著類似的感受。
2018年10月25日,習主席再赴嶺南,來到南部戰區某指揮所實地了解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系構建運行情況,強調要發揚改革創新精神,持續深化實踐探索,加快把指揮能力搞過硬。
“作為戰區的一員,打造堅強高效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責無旁貸?!睏钪局\說。
黨的十九大以來的5年,是我軍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5年。南部戰區擔負的使命任務繁重,在邊斗爭、邊備戰、邊建設中加快提升聯合作戰指揮能力。
作為改革后首批進入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系的優秀青年人才,楊志謀和戰區各保障大隊官兵聚焦主戰探索創新,在聯合作戰相關領域率先建起多個實驗室,研發各類專業系統軟件數十套,多項成果填補我軍聯合作戰相關領域空白,多項作戰研究成果在全軍獲獎,數十項群眾性戰法創新成果被戰區表彰。
“優化聯合作戰指揮體系”“深入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深化聯合訓練、對抗訓練、科技練兵”……楊志謀和戰友們深學深悟黨的二十大精神,越學越深感內涵豐富,越學越深感使命如山。
拱衛南疆,挺進深藍。走訪南部戰區各保障大隊,記者看到,這里處處洋溢著“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勁”的濃厚氛圍,一系列謀戰務戰的有力舉措密集出臺——扎實推進作戰數據建設,打造“大數據中心”;廣泛開展群眾性戰法創新活動,推動一批實在管用的新戰法進入方案計劃、融入指揮鏈路;廣泛開展作戰問題會商,聚焦短板弱項,緊盯科技前沿,破解聯合作戰重難點問題……
而楊志謀又帶領戰友們夜以繼日地推進某作戰實驗室規劃建設,開展新戰法新訓法研究攻關。作為戰區的一員,他們正以“戰爭今夜就打響”的緊迫感,加快提升聯合作戰指揮能力。
他說:“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有很多要做的工作,必須爭分奪秒、快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