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
10月17日,中歐科技合作“龍計劃”五期中期成果研討會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中國科技部副部長相里斌和歐洲空間局局長約瑟夫·阿施巴赫(Josef Ashbacher)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會議由國家遙感中心主任趙靜和歐洲空間局對地觀測部主任高級顧問莫里斯·伯杰(Maurice Borgeaud)共同主持,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孫鍵和歐洲空間局對地觀測部主任西蒙妮塔·切利(Simonetta Cheli)在開幕式上發言。
相里斌指出,科技創新是深化中歐合作的重要推動力,空間科技是中歐科技合作的重要領域?!褒堄媱潯焙献?8年來,中歐雙方獲益良多。雙方遙感領域衛星數據的開放共享水平顯著提升,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培養了上千名遙感領域科研新銳,已將“政府搭建平臺、科學家自主參與、地球觀測數據共享”的高效合作機制打造成為中歐雙邊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之一。
阿施巴赫盛贊“龍計劃”推動了雙方遙感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充分肯定了雙方科學家在合作中取得的成果,希望雙方以“龍計劃”合作為契機,繼續加強溝通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
開幕式期間,與會人員聽取了“龍計劃”五期的合作進展報告及中歐對地觀測任務和應用報告。國家遙感中心副主任呂先志、劉志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及參加“龍計劃”的中歐雙方科學家代表及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近200人在線參會。
“龍計劃”是科技部與歐洲空間局于2004年啟動的地球觀測領域科技合作計劃,由國家遙感中心和歐洲空間局對地觀測部具體負責實施?!褒堄媱潯蔽迤谟?020年正式啟動,在前四期基礎上,研究領域、共享衛星數據源、參研科學家數量等進一步擴大,參研總人數達到736人,合作領域涵蓋了固體地球、海洋與海岸帶、氣候變化和大數據等10大領域,共享的在軌衛星數據資源達28種,有效推動了雙方對地觀測合作層次和技術水平的提升。
本次會議為期5天,來自55個項目團隊的負責人將做項目進展報告,系統總結五期合作的階段性成果,此外還將舉辦青年海報展覽等活動。本次會議的成功召開對推動五期后續項目的順利實施意義重大,也為雙方繼續展開未來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