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研究人員制作了一個45000年前古人的面部近似模型,據信她是迄今為止進行基因測序的最古老的解剖學現代人類。
通過一張“金馬”女人的面部近似圖,人們可以一睹她45000年前的模樣。圖片來源:西塞羅·莫賴斯
1950年,考古學家在捷克的一個洞穴系統深處發現了一個被切斷的頭骨。由于頭骨被分成兩半,研究人員當時得出結論,遺骸屬于兩個不同的個體。然而,通過幾十年后進行的基因組測序,科學家們得出結論,該頭骨實際上屬于一個人:一位生活在45000年前的女性。
研究人員將她命名為Zlaty k?ň女人,在捷克語中意為“金馬”,以紀念洞穴系統上方的一座小山。對她DNA的進一步分析顯示,她的基因組帶有大約3%的尼安德特人血統,可能是與尼安德特人交配的早期現代人類群體的一部分,而且她的基因組是有史以來測序的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基因組。
盡管人們對這位女性的遺傳學了解很多,但對她的長相卻知之甚少。最新發表的一篇在線論文以面部近似的形式對她可能的外貌提供了新的見解。
為了創造出這位女性的肖像,研究人員使用了從她頭骨的幾張現有計算機斷層掃描片中收集的數據。然而,就像70多年前發掘她遺骸的考古學家一樣,他們發現頭骨的大塊缺失,包括她左臉的很大一部分。
該研究的合著者、巴西圖形專家西塞羅·莫賴斯推測,不完整的頭骨預示她死后被動物啃咬過。這種動物可能是狼或鬣狗。
為了替換缺失的部分,莫賴斯團隊利用了重建頭骨的研究人員2018年編制的統計數據。在創建數字面孔時,他們還參考了現代女性和男性的兩張CT掃描片。
莫賴斯稱,最引起他們注意的是面部結構的堅固性,尤其是下頜骨。當考古學家發現這個頭骨時,第一批分析專家認為它屬于一個男人,因為堅固的下巴與當前男性人類相容的特征。
堅固的下巴輪廓并不是引起研究人員注意的唯一特征。他們還發現,該女性的顱內體積比數據庫中的現代人更大。
面部近似的黑白版本。圖片來源:西塞羅·莫賴斯
一旦有了基本的臉部,研究人員生成了更客觀和科學的圖像,沒有著色(灰度),閉著眼睛,沒有頭發。之后,他們創造了一個帶有色素皮膚、睜開眼睛、毛皮和頭發的推測版本。第二個版本的目標是為普通大眾提供更容易理解的面孔。結果是一個有著深色卷發和棕色眼睛的栩栩如生的女人形象。
莫賴斯說,他們只是在推測層面上尋找可以構成面部視覺結構的元素,因為沒有有關皮膚、頭發和眼睛顏色的數據可使用。